乡村电影放映员的年光影人生
人物名片
李成江
年龄:68岁
身份:乡村电影放映员
“已经有三代人看着我放的电影长大了,我的愿望很简单,只要我有充足的精力,就会将电影放映这项工作做下去。”
说起露天电影,想必能勾起很多人儿时的回忆。皎洁的月光下,数百人搬着小板凳满怀期待地围坐在一起,当电影放映员调试好放映机,光影打在洁白的幕布上,精彩的画面跃然呈现。曾几何时,在广袤的农村大地,有这样一群默默坚守的人——乡村电影放映员,他们不畏艰苦,带着沉重的放映设备奔走在各个村落之间,让农村的百姓也能享受到电影艺术的魅力。如今,乡村电影放映员在很多地方已经消失,莱西官庄村村民李成江是为数不多的仍然坚守在一线的电影放映员。近日,他对青岛早报记者讲述了自己48年如一日,不知疲倦地奔走在莱西夏格庄镇54个村庄的“光影人生”。
李成江对放映设备进行维护。
对话
哪怕只有一个观众都有责任坚持下去
记者:为何坚守露天电影放映工作?
李成江:经历了观众从人多到人少的时候,心情也是不好受。但我始终忘不了,天气寒冷,为了取暖,村民们紧紧挨在一起,搓着手、跺着脚,站着把电影看完的情景。他们对电影的喜爱,我至今难以忘怀。无论如何,我都会坚持我的工作,哪怕只有一个观众,我都有责任坚持下去。
记者:48年的放映路,最难忘的是什么?
李成江:已经有三代人看着我放的电影长大了。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次在学校放爱国教育的片子,一位老师在学生观影前说,这个放电影的爷爷,我上学时也看过他放的电影。等我架好机器,回头一看,全体学生对我打敬礼,齐声叫“爷爷好”。我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,感觉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。
熬夜放映成了家常便饭
1977年,李成江被推荐为夏格庄镇见习电影放映员,“那时候电影还是个‘洋玩意’,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,全镇能操作放映机的找不出3个人。”李成江感慨道,当时,他每天跟着老放映员刘师傅骑着自行车走乡入村放电影,由于放映机金贵,刘师傅在前面操作,他只能在一旁看,连碰都不能碰。直到3个月后,李成江才第一次真正地摸到了放映机,在刘师傅的悉心指导下,他很快就能熟练操作放映机了。就这样,20岁的李成江成为夏格庄镇第一批乡村电影放映员,他每天背着8.75毫米的胶片机,用扁担挑着音响和胶片下乡,乡村电影放映员的年光影人生常常被几个村抢着邀请。
“那个时候我一晚最多要赶三四个村子,熬夜放映成了家常便饭,经常放映结束收拾完器材,刚到家门口鸡就打鸣了……”回忆起那段难忘的流金岁月,李成江如今想起依然忍不住想乐,到底先去哪个村放新电影,是最头疼的选择题。每到夜幕降临,随着放映机启动,银幕慢慢亮起来,他熟练地调着镜头光线,露天电影正式开始。月光下的乡村,好几百人聚在一起,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银幕,人群里不时会响起清脆的笑声,偶尔也会有人擦眼泪,那是李成江的青年时代常常会出现的场景。放映机的箱子合上,就是电影放映员的专属座位,李成江挨着放映机坐定。“机器在这放着,人就不能离开机器。”这是师傅教给他的规矩,这一守,就是48年。
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,村民能看上一场电影简直是比过年还要高兴的事。那时电影片源少,一部片子在各乡镇排期轮流放映。“放新电影时人山人海,最多时有上千人,我得提醒大家别碰坏了放映机,还得留心其他村来‘抢’放映机。大家在稻田里把稻子割完了后,电影就在稻场里放,不然地方不够大。”空气中飘着稻谷的香味,不少人会盘腿坐在地上,投入地看完一部电影。李成江清楚地记得,他刚开始放电影的时候,不管放什么电影,现场都会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,要是碰上了像《闪闪的红星》这种经典影片,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都会赶来观看。《英雄儿女》《地道战》《地雷战》……干完一天农活,坐在板凳上看一场露天电影,成了庄稼人期盼的大事,那块白色的幕布就这样点亮了乡村的夜空,李成江成了全镇最受欢迎的人,无论走到哪都能享受到村民们前呼后拥的“最高礼遇”。
然而,放映员的工作表面风光,实际上却非常辛苦。“夏天蚊子多,腿上经常被咬出一堆包,一挠就挠破了,以至于整个夏天满腿都是伤。以前家里穷,连件军大衣都舍不得买,穿着土布做的棉衣棉裤不耐寒,一到冬天常常整个人都冻僵了。”那个年代,最难受的还是雨雪天,“必须全力保护好机器和胶片。”李成江说,“能遮雨的东西全部都用来保护机器了,哪还顾得上自己。”肩负着文化下乡的使命,在李成江眼里,放映机可是比什么都金贵。
自掏腰包垫付租片费
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放映的影片除了公益电影、扶贫电影、慰问电影免费外,村民想看其他类型的电影需要交租片费,一般都是从各村的村集体款中支付,导致拖欠放映费的情况时有发生。想到村民们对电影的热切期盼,李成江心一软就自掏腰包垫付租片费。至今,李成江家中抽屉里还锁着厚厚的一沓欠条,“都是二三十年前的老账了,这么多年了,不收了。就当作我为群众奉献了,权当留个纪念吧!”李成江说。
那个年代,农业生产力较低,为了帮助乡亲们提高种植技术,李成江想方设法找到上级相关部门,自掏腰包租借了一批科普影片轮流到各村放映,深受村民们欢迎。李成江至今还记得,他在一个村庄放映了地膜覆盖技术的影片后,一些村民试着按照影片中介绍的覆膜方法种植花生,当年一亩地就增收了20多元。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件轰动全镇的大事,镇里组织各村前来参观学习,覆膜方法还在全镇推广。后来李成江进一步了解农民的不同需求,放映了包括生猪养殖技术,黄瓜、辣椒、葡萄等农作物种植技术的专题片,让很多村民深受启发,大胆尝试,从此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。
从最初的8.75毫米、16毫米,到现在的数字放映机,李成江见证了电影放映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。凭着对电影放映事业的热爱,他熟练掌握了各种型号电影放映机的放映技术和维修技能。48年来,李成江跋山涉水、披星戴月,带着电影放映机跑遍了夏格庄镇54个村庄,每年放映的电影超过500场,至今已放映了近4万场。
获评“优秀电影放映员”
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,电视机开始在农村普及,露天电影开始走下坡路。很多电影放映员因为收入太低,甚至难以维持生计,纷纷改行。但李成江仍放不下这份热爱,选择坚守岗位。多年的电影放映习惯已经慢慢渗透到他的生活,融入他的生命,露天电影仿佛和他画上了等号,“就是喜欢这一行,要是哪天不让我放电影了,我会觉得缺点啥。”
2009年,青岛市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,按照“市场运作、企业经营、政府购买、群众受惠”的原则,由政府出资免费每月为每个行政村放映一场公益电影,李成江终于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了。新片越来越多,很多观众又回到了露天电影的银幕前,这让他干劲十足。
以热爱抵岁月漫长,李成江坚守电影放映事业48年,行程数万公里。虽然已经过了耳顺之年,但他还是乐此不疲地奔波在夏格庄镇的54个村庄之间……露天电影虽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但李成江仍希望传承这份情怀,他舍不得月色下的“露天电影院”,舍不得一群人同看一部电影的热乎劲。多年来,他只认准了一件事:只要还有新电影,“露天电影院”就一定会有观众。他愿将自己一生奉献给农村电影放映事业,直到自己走不动为止。
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,李成江的坚守显得尤为珍贵。他坚守的不仅仅是一份职业,更是一种对文化的传承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。由于工作成绩突出,他先后18次获省文化厅、市文化局、电影公司等授予的“优秀电影放映员”称号。1987年在全国科普影片汇演中,他被文化部、广电总局联合授予“全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
来源:青岛早报记者康晓欢袁超通讯员王林